“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乡村振兴学院召开第39个教师节座谈会

发布者:张沁芸发布时间:2023-09-11浏览次数:10

“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在第39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乡村振兴学院召开教师座谈会,党委常委、副校长韩承辉和新老教师们欢聚一堂,畅谈为师之道,共议发展之路

党委常委、副校长韩承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会上,教师代表龙卫华研究员首先发言。作为学校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者,龙卫华就科研工作谈了四点体会:一是研究内容要面向产业痛点难点,在产业提升的预设中凝练科学问题;二是要凝练科研方向、打造个人标签并进行推广;三是围绕研究方向进行点深入,积累支撑材料;四是要做好个人情绪管理,在项目申报时有好的心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龙卫华研究员分享科研工作心得体会


教师代表杜迎春博士讲述了她和学院教师柯壮博士在暑期见义勇为的事迹。两位老师在南京市六合区冶山街道执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农户调研任务时,发现路边有一名中年男子晕倒在地,主动上前查看情况,并迅速拨打了110和120。在等待期间,他们帮助该男子擦拭身上脸上的血迹,喂矿泉水,打伞遮阴,避免烈日暴晒。在把中年男子送上救护车并向警察说明情况后,两位老师便默默离开,继续开展调研任务。

杜迎春博士讲述见义勇为事迹

见义勇为事迹现场


韩承辉在听取教师代表发言并和与会教师亲切交流后指出,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家教》一书中便有记载,“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多次讲话中高度评价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

韩承辉强调,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深刻阐释了教育工作和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有“四有好老师”标准。在座的新老教师,要躬身讲坛、身体力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千方百计地向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看齐。

(文:潘力;图:李磊、杜迎春;审核:孙雁冰)